青春向未來|童亦舟:齊越節《那一年,中國青年正十八》

2022-03-29 16:54 中國播音主持網 行業熱議
作者 | 中播網特約記者李藝文 王龍
 
參加“齊越節”是很多藝考生的大學目標,能代表學校參賽“齊越節”并獲獎成為播音生公認的榮譽,20屆中國傳媒大學的童亦舟和她的團隊,一起創作了《那一年,中國青年正十八》并代表學校參加“齊越節”,斬獲大學生最受喜愛獎(第一名)、青年風采獎、藝術表現獎,而今天我們將去了解她們的創作過程,去認識這位青年播音生。
 
 
亦舟回想起自己的藝考之路用了一個詞來形容“背水一戰”,高考報名如果選擇藝術道路就不能參加純文化生的考試,而正處于高考改革之際,她只能盡力一搏,可喜的是亦舟獲得了中國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江蘇省第一名,其他藝考成績也逐漸出分,懸著的心也慢慢踏實。
 
拿到錄取通知書走進大學,亦舟充滿了期待,她希望自己可以做一個新聞記者,可以去探訪民生,去多實踐采訪。在大一的暑假,亦舟在央視農業頻道做實習編導,去到浙江寧波象山縣進行七天的深入采訪,在回憶采訪內容時,亦舟說自己最大的收獲是如何和村民交流,如果把自己定位一個記者去采訪他,是有一定的身份距離的,村民不會自然的把自己的事情都告訴你,但是如果你跟他嘮家常,像他的朋友一樣,或者像她的家人一樣去跟他聊天兒,他就會自然的告訴你。整個過程中亦舟說有一位像自家長輩一樣的攝影師對自己的幫助很大,經常教自己一些處事方法和采訪技巧,非常的感謝他。
 
 
關于齊越節,亦舟說自己從九月就開始構思,在團隊組織中她和一位文筆很好的同學不謀而合,由于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共青團成立99年的緣故,她們覺得“青年”一詞很重要,文章主題也就由此產生。
 
在選定文章主人公時,這兩位新青年展開了聯想,亦舟想起自己家鄉里的一位長輩經常說起的小英雄顏紅英,在高中時亦舟去到了渡江紀念館參觀,對這位小英雄的印象極為深刻,她不顧生命安危,執意隨父送解放軍過大江,這位形象代表著我們的先輩,再就到了新中國改革開放階段,亦舟思考改革開放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人物呢?她正好看到《理想照耀中國》里有一集,講到中國第一個個體工商戶張華妹,她不畏懼打壓堅持創業勇于闖蕩的故事,覺得十分符合她們的主題,因此文章中的兩個人物也就選定完成。
 
 
但在選擇第三個人物中她們遇到了困難,久久確定不下,而這時一篇文章突然出現在她們的面前,文章講述了只身一人開拓中國馬術運動的華天,雖然她們對馬術不是特別了解,但她們認為這個主人公足以成為現代的青年代表,事后亦舟表示選定合適的人物,留心生活很重要!
 
參加齊越節的同時,亦舟也參加了江蘇金話筒比賽并獲得了新聞賽道的亞軍,比賽的過程中她選擇了國潮的主題,由于日常中喜愛古建筑,她特地去故宮錄了一個出鏡報道,采訪游客購買故宮文創的情況。在才藝展示中亦舟選擇了越劇,用越劇作為才藝展示的亦舟說自己是在“吃老本”,是小時候學的,而在我看來正是由于從小的積累和現在的成長才能將越劇作為才藝展示搬到舞臺。
 
 
青年學子們充滿朝氣滿懷熱情,是一次次試錯一次次摸索換來成長的方向,敢于拼搏敢于展現,不斷修煉內功,也終將成為青年播音生出類拔萃的密碼!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