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債血償”,到底怎么讀?

2021-02-03 17:32 播音主持指南 訓練課程
在《現代漢語詞典》里有“血債(xuè zhài)”一詞,“血債血償”沒有舉例。
由于“血債血償”似乎不是一個成語,如果我們轉換為更口語化的表述:
血(xuè)債,用血(xiě)來償。

這么看來,讀“血(xuè)債血(xiě)償”是符合習慣用法的:
xiě(用于口語,多單用)
xuè(多用于復音詞及成語)
不過,僅四個字就出現(多音字)兩個不同的讀音,從實際應用的角度來說,難免過于復雜,不利于理解、交流。
聽者或許會有疑問,血(xuè)和血(xiě)難道不是同一個東西嗎?
而“血債血償”的意思本就是指要用同樣的東西、相同的代價來補償。
指同樣的東西、同樣的意思,用相同的讀音,比如“血(xuè)債血(xuè)償”,應該是會更通俗易懂的。
綜上,兩種讀音皆合理,“血(xuè)債血(xuè)償”更易于交流。

我們再來看一些文白異讀的字,正確與錯誤的讀法對比:

 

正確

錯誤

掉色(shǎi)

掉色(sè)

甲殼(qiào)蟲

甲殼(ké)蟲

軀殼(qiào)

軀殼(ké)

厚?。╞ó)

厚?。╞áo)

 

“甲殼(qiào)蟲”是一個很典型的“文讀”,但這個讀音在日常交流中很少說。即使新聞播音中,提到“甲殼蟲汽車”、“甲殼蟲樂隊”,其中的“殼”一般都讀(ké)。如果讀(qiào)或許很多人會聽不懂。
掉色(sè)這類“錯誤”的讀音比“正確”的讀音似乎更為大眾所接受和使用,這不難解釋,既然“色(sè)”就包含有“色(shǎi)”的意思,人們為什么還要畫蛇添足,用“掉色(shǎi)”這個可能很多人聽不懂的音呢。
這也是普通話在推廣的過程中一個“障礙”,人們喜歡簡單,簡單更利于傳播,一些比較復雜的讀音、用法要普及是很困難的。
回歸語言的本質,很多字的“文白異讀”是因為不同地域的人之間溝通交流而產生,隨著語言發展,如果因為一些“文白異讀”反而給溝通徒增了“阻礙”,甚至讓對話者彼此“聽不懂”,與語言的主要功能就背道而馳了。
一些多音字,字典已經根據大眾的使用習慣做了備注,如:
褪色(tuì sè),口語中也讀(tuì shǎi)。
密鑰(mì yuè),口語中多讀(mì yào)。

 
從這個角度來說,國家語委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中將“血”改為(xuě)統讀,或許也是為了化解爭議,降低溝通的成本。
如果“血”修訂為統讀xuě,“血債血償”怎么讀?或許就不再是問題了。
當然,這個“修訂”本身,似乎引起了更大的爭議。
注:截至目前,“血”的讀音并沒有修訂,只有xuè、xiě兩個音。

本文內容來源:播音緣(ID:boyin8)

僅供交流學習,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